國家行政管理屬于《中國圖書分類法》中的四級類目,該分類相關的期刊文獻有20992篇,會議文獻有250篇,學位文獻有2339篇等,國家行政管理的主要作者有張康之、張乾友、劉祖云,國家行政管理的主要機構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四川警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
統計的文獻類型來源于 期刊論文、 學位論文、 會議論文
1.[期刊]
摘要: 數字政府作為數字中國戰略的主要內容,已成為各地政府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工作。文章研究分析數字政府評估工作相關理論實踐,圍繞《江蘇省“十四五”數字...
2.[期刊]
數字治理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研究——以我國市民信用積分制度為例
摘要: 數字治理創新在我國諸多城市蓬勃發展,但其擴散的機制尚缺乏深入研究。文章以我國市民信用積分制度為例,基于291個地級市的數據,運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實證研究了數字...
3.[期刊]
摘要: 危機溝通是政府與民眾雙向互動的過程。既有研究多從“信息輸出端”分析溝通過程,對“信息接收端”的研究相對較少。對民眾主體性建構過程的分析,是完整理解危機溝通特別...
4.[期刊]
摘要: 總結了河湖長制出臺以來取得的成效,從國家和地方的政策頒布、法規制定、標準實施、專業支持等多方面分析了中國河湖長制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以浙江省紹興市、福建省和江蘇...
5.[期刊]
摘要: 走向現代化進而實現復興目標,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宏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歷史與現實的相互聯動、理論與實踐的相互印證、中國與世界的相互影...
6.[期刊]
摘要: 政務數據共享是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但以往政務數據共享研究側重于數據共享管理機制的建立、平臺技術支撐能力的構建,較少關...
7.[期刊]
摘要: 村莊的人口老齡化和空心化的現實狀況使得老年人參與鄉村治理主體基礎。老齡化與鄉村振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故此,本文以積極老齡化為研究視角,以內生理論為研究基礎,...
8.[期刊]
中國地方政府生態環境治理失效的多種組態及糾偏路徑——基于15個警示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
摘要: 分析地方政府生態環境治理失效的多種組態是解決失效問題的基礎。基于目標管理理論,建立了包括責任落實、政策執行、過程監管的內部因素以及政社協同、媒體監督的外部因素...
9.[期刊]
摘要: 在“獎優罰劣”的觀念和制度實踐中,獎勵作為與懲罰相對立或相反的行為方式,在現代行政管理中被廣泛適用。現代行政管理是在法治背景下進行的,在追求組織功能和行政效率...
10.[期刊]
政策工具“理性”回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邏輯進路與效用檢視
摘要: 風險社會背景下,應急管理不僅要在高復雜、高突發性、高流動性時代探尋應對挑戰的科學方案,而且要注重應對處置的手段和目的的合理性。綜合雙重“理性”考量下的政策工具...
11.[期刊]
摘要: 數字化協同治理的核心在于通過數字平臺的嵌入給予不同治理主體更廣闊的信息互動空間,通過標準化的信息處理技術減少治理主體在使用信息過程中的成本投入,通過物理技術破...
12.[期刊]
摘要: 數字化生存是數字時代的重要表征。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需要進行數字化賦能與賦權。數字化賦能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工具推進城市向智能化轉型,數字化賦權利用區塊鏈...
13.[期刊]
摘要: 協商民主過程因為數字技術的嵌入而表現出更大的開放性和覆蓋力,數字協商民主實現了更為廣泛的主體參與、更為豐富的議題討論、更為平等的協商對話、更為精準的監督監管。...
14.[期刊]
影響地方政府信息公開的因素——基于省域面板數據的動態QCA分析
摘要: [研究目的]從時空維度研究地方政府信息公開水平差異背后的多因素聯動效應,為信息公開實踐提供重要借鑒。[研究方法]將信息公開置于公共物品視域,借鑒供求理論,構建...
15.[期刊]
摘要: 風險和突發事件在演化過程中常伴有詭譎現象。運用異常值理論,可以解釋這種詭譎現象發生的機理,及時發現異常值,防止被誤導。依據異常值在形態學意義上呈現的性狀,研究...
16.[期刊]
摘要: 政策共識構建的具體路徑有多種,但從思維方式出發可以劃歸為驗證與論證兩個類別。驗證發生于封閉的組織體系之中與理性設計框架之下,運用實證主義方法和技術對政策訴求進...
17.[期刊]
摘要: 為對應急資源動員合作模式的選擇提供量化依據,建立了應急資源動員中地方政府合作的“介入—強度—方式”三維結構模型,從中選取4種典型合作模式,將模式選擇問題轉化為...
18.[期刊]
摘要: 數據與算法在人工智能時代成為新的權力生產要素,技術置換權力機制得以開啟,權力流動更為靈活和頻繁,國家治理權力結構將發生多面向變化。超級企業的出現使國家治理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