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規劃、城鄉規劃屬于《中國圖書分類法》中的三級類目,該分類相關的期刊文獻有197782篇,會議文獻有32022篇,學位文獻有36077篇等,區域規劃、城鄉規劃的主要作者有劉濱誼、金磊、李靜,區域規劃、城鄉規劃的主要機構有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等。
統計的文獻類型來源于 期刊論文、 學位論文、 會議論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為探索老年人對公園綠地需求的獨特性和存在問題,分析老年人口布局與公園綠地可達性的時空響應關系。【方法】選取河北省邯鄲市外環內城區2010和2020年的...
2.[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城市人口增長與公園面積擴張之間的響應關系,是“公園城市”理念實施背景下協調二者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基礎。【方法】采用平滑轉換回歸(smooth tra...
3.[期刊]
摘要: 城市濱水區規劃是濱水城市建設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基于文獻研究,詳細梳理紐約市濱水區建設相關政策法規、空間規劃和設計指南,分析其規劃體系和不同時期社會問題...
4.[期刊]
摘要: 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繁重,資金需求量大,采用PPP模式是快速緩解財政資金壓力的有效辦法。風險識別是PPP項目中的重要環節,是風險評價、風險分配及風險應對的依據。總...
5.[期刊]
摘要: 【目的】魯南傳統沿運市鎮的生成、發展與區域水要素密切相關,它們在防洪和水運影響下衍生了典型的水適應性空間特征,解析其中蘊含的生態智慧與運河文化對當今沿運市鎮的...
6.[期刊]
摘要: 【目的】增加自然接觸機會是實現全民健身、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路徑,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是促進公眾自然接觸的新陣地,但國內研究相對不足。分析自...
7.[期刊]
摘要: 【目的】本研究將人類健康與環境健康視為一個共同體。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該方法關注個體維度對促進健康的看法,為他們創造條件來應對生活挑戰、改善生活質量、增加福...
8.[期刊]
摘要: 【目的】營造一個健康場所需要什么?循證實踐存在哪些潛在的可能性與局限性?【方法】基于對多年來健康場所研究經驗的反思,探討循證實踐的潛在可能性。【結果】健康社區...
9.[期刊]
摘要: 【目的】在健康城市建設背景下,為了鼓勵健康行為、提升綠化的健康效益,急需解決不合適的綠化遮擋對行為決策(生活設施使用、步行和綠地游憩等)的負面影響。【方法】針...
10.[期刊]
摘要: 【目的】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發展為基于圖像的景觀自動化判別與分析提供了新的認知視角,非常有必要系統性認識計算機視覺技術在景觀與健康關系研究中的應用。【方法】基于文...
11.[期刊]
摘要: 【目的】區域河流藍綠空間內在自然過程和空間功能緊密聯系,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發揮著多尺度支撐約束作用和多維度區域協調作用,其協同規劃研究對探討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最...
12.[期刊]
基于國家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框架下貴州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現狀及對策
摘要: 農業種質資源作為一種特定的戰略性資源,其保護利用事關國家糧食安全與現代種業發展。貴州作為農業種質資源大省,具有豐富的農業種質資源,且生物多樣性豐富程度位居全國...
13.[期刊]
高密度城市綠色屋頂社會功效分析及其設計策略研究——以上海市黃浦區為例
摘要: 城市高密度發展,公共綠地空間逐漸趨向立體化,綠色屋頂成為重要的社會活動場所,具有調節生態、活動聚集、城市美化等社會功效,主要分為花園型、組合型、草坪型、餐飲型...
14.[期刊]
機構史視角下的三線廠區建設研究——以第二汽車制造廠基建處為例
摘要: “三線建設”時期,因廠區建設時間短、規模大,各三線廠礦單位專設基建處負責相關建設工作。研究以第二汽車制造廠基建處在三線建設時期的演變為線索,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收...
15.[期刊]
摘要: 從海南島古驛道歷史演變線索入手,梳理其演變歷程。在此基礎上,從宏觀角度重點分析海南島古驛道嬗變為線性文化廊道過程中的空間格局、功能性質等的變化,明確它與其承載...
16.[期刊]
摘要: 要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城市居住空間經歷了深刻的變遷,其特殊制度背景下的空間發展模式與西方的城市管理主義理論(Urban Managerialism)有契合之處。...
17.[期刊]
適應性理論與類型學方法耦合的湖南鄉村獨立住宅空間設計策略研究
摘要: 在國情與政策的雙重推動下,“鄉村振興”戰略催生了對于鄉村生活居住品質提升的迫切需求,鄉村住宅作為熱點值得被研究。既往研究已經證明適應性理論對于指導空間設計具備...
18.[期刊]
摘要: 以人地關系理論為基礎,結合公安、京山和仙桃三縣市的實地調研數據,以鄉村地域功能演變刻畫鄉村轉型發展特征,以外源驅動和內生響應的6個因子辨析鄉村轉型主要影響因素...
19.[期刊]
摘要: 為揭示呼倫貝爾地區聚落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規律,利用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將研究區劃分為六個經濟類型區,運用數理統計法和核密度估計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研究區4...
20.[期刊]
摘要: 黃河流域對于國家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了科學地衡量黃河流域的綠色發展水平,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兩個方面進行了考慮。鑒于綠色GDP能夠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