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規劃屬于《中國圖書分類法》中的四級類目,該分類相關的期刊文獻有10049篇,會議文獻有2629篇,學位文獻有2957篇等,區域規劃的主要作者有陳曉華、張偉、王竹,區域規劃的主要機構有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等。
統計的文獻類型來源于 期刊論文、 學位論文、 會議論文
1.[期刊]
摘要: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農村移民居民點的規劃主要以GB 50188-2007《鎮規劃標準》為依據,規劃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鎮規劃技術指標與集中居民點特征不匹配的矛盾。...
2.[期刊]
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鄉村人居環境質量時空分異及影響機制
摘要: 作為全國首個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已經過3輪試點,并進入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階段。生態補償政策已經拓展到鄉村生態環境保護與治...
3.[期刊]
淺析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人居環境景觀規劃設計——以浙江省富陽市淥渚鎮“閬塢?新港”未來鄉村項目為例
摘要: 現階段,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切實提高農村生活質量與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目標,對鄉村貴源配置進行了優化調整,鄉村特色與市文化激烈碰撞,當前正處于鄉村人居環境空間...
4.[期刊]
保護性古民居建筑虛擬博物館的構建研究——以三河古鎮虛擬復原為例
摘要: 文章以保護古民居的歷史形態和弘揚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為出發點,選取晥中巢湖之濱的三河古鎮為研究對象,并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進行虛擬復原,利用得到的信息模型結合先...
5.[期刊]
摘要: 文章以貴州省首批入選的特色田園鄉村集成示范試點銅仁市郭家灣村為研究對象,針對村莊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文化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其問題成因,在村莊豐富...
6.[期刊]
“新舊并存”型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路徑探究——以韓城市柳村為例
摘要: 韓城市柳村為我國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屬于“新舊并存”型傳統村落,也是典型的堡寨聚落,如今面臨新舊脫離、旅游發展同質化等保護與發展的困境。本文通過實地田野調查,...
7.[期刊]
摘要: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在不同時期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對其進行研究是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文章以云南沙溪寺登村為例,首先回顧了村落保護與建筑修...
8.[期刊]
摘要: 基于近三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政策及未來發展背景。目前廁所改革的現狀重在建設,然而卻未考慮建設質量低、...
9.[期刊]
摘要: 鄉村振興的本質是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提升鄉村經濟發展、改善鄉村生活。如何實現這一種目標,選擇合適的路徑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文章基于對郟縣冢...
10.[期刊]
摘要: 以祁門縣為代表的皖南山區村莊規模小、分布散,地形結合緊密,因此自然村分類和布局優化必須在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理念下,按照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要求,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11.[期刊]
鄉村振興中高寒山區非典型傳統村落選擇性保護研究——以金馬池地區陳塄坎村為例
摘要: 通過對隴南高寒山區的“非典型傳統村落”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和問題進行梳理,提出根據其特殊地域環境進行選擇性保護的策略,嘗試以陳塄坎村為例,制定針對性的保護發展策略...
12.[期刊]
摘要: 我國有近半數鄉村分布在丘陵山區,具有獨特的地形地貌和人口分布等特征。然而,目前的鄉村建筑風貌因忽視地域差異性而造成了“千村一面”等問題,且針對丘陵山區鄉村建筑...
13.[期刊]
摘要: 在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隨著我國在城鎮化后半程發展中的逐步推進,城鎮人口與城鎮產業會繼續保持集聚發展的模式進行演化,而城鎮的集聚式發展也將進一步引起鄉村存...
14.[期刊]
適應性理論與類型學方法耦合的湖南鄉村獨立住宅空間設計策略研究
摘要: 在國情與政策的雙重推動下,“鄉村振興”戰略催生了對于鄉村生活居住品質提升的迫切需求,鄉村住宅作為熱點值得被研究。既往研究已經證明適應性理論對于指導空間設計具備...
15.[期刊]
摘要: 體育場館是舉辦體育賽事的重要舞臺,場館作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載體,兼顧平時和賽時的使用,對于服務大眾、整合資源、節約成本均有意義。該文以第十一屆全運會舉重比賽...
16.[期刊]
基于K-modes聚類算法的安徽歷史文化名村分類及保護發展策略
摘要: 以安徽省44個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名村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空間分布特征與保護管理現狀,并探討影響其類型劃分的具體因素。同時,借鑒學者關于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分類的...
17.[期刊]
摘要: 以人地關系理論為基礎,結合公安、京山和仙桃三縣市的實地調研數據,以鄉村地域功能演變刻畫鄉村轉型發展特征,以外源驅動和內生響應的6個因子辨析鄉村轉型主要影響因素...
18.[期刊]
摘要: 為揭示呼倫貝爾地區聚落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規律,利用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將研究區劃分為六個經濟類型區,運用數理統計法和核密度估計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研究區4...
19.[期刊]
摘要: 黃河流域對于國家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了科學地衡量黃河流域的綠色發展水平,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兩個方面進行了考慮。鑒于綠色GDP能夠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