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屬于《中國圖書分類法》中的二級類目,該分類相關的期刊文獻有71978篇,會議文獻有116篇,學位文獻有5301篇等,世界文學的主要作者有王靜、李靜、陳靜,世界文學的主要機構有南京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等。
統計的文獻類型來源于 期刊論文、 學位論文、 會議論文
1.[期刊]
摘要: 朝鮮朝前期文人成伣的雜錄《慵齋叢話》具體生動地塑造了明太祖朱元璋與明成祖朱棣有情有義的仁君形象、訪朝明朝使臣才華橫溢的才士形象以及中國女性完美而貞烈的形象。這...
2.[期刊]
摘要: 恩古吉一直是有關非洲身份、文化在政治中的作用、后殖民社會的危機、語言及歷史記憶的性質和意義等問題的重要論者。20世紀80年代,他回望新獨立后的肯尼亞社會,創作...
3.[期刊]
摘要: 《落洼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著名物語作品之一。該作展現出的幸福觀念與平安時代其他物語作品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通過對《落洼物語》中“幸福”一詞的分析與“幸福”...
4.[期刊]
摘要: 詹妮弗·伊根的《時間里的癡人》,通過對將軍帽子的刻畫,旨在影射新新聞媒介人通過文學式創作來建構其敘事的真實性:其一是虛構文本的真實性塑造;其二是對鮑德里亞提出...
5.[期刊]
摘要: 蒙哥馬利的代表作《綠山墻的安妮》自出版后,贏得了不同年齡層不同國家人群的喜歡,同時研究者紛紛從各個角度對它進行解讀和探討,發掘其深刻含義。本文從生態女性主義視...
6.[期刊]
摘要: 索爾·貝婁于1970年出版的作品《賽姆勒先生的行星》,展示了在美國自由主義文化思潮來臨之時,以賽姆勒先生為中心的一個猶太家庭中出現的身份文化認同危機。猶太身份...
7.[期刊]
摘要: 現實與虛幻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的常見主題,而在兩者之間,在這種獨特而神秘的夾層之中形成其獨有的“真空”。從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最基本的帶有濃烈北歐色彩的日常意象出...
8.[期刊]
摘要: 《寵兒》中保羅·D的經歷不僅反映了黑人在現實中遭受的種種磨難,更反映了他們在心靈的痛苦中回顧歷史、追尋自我的艱辛歷程。從弗萊的敘事理論來看,保羅的經歷可以分為...
9.[期刊]
摘要: “世界大舞臺”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盛行的文學主題,展開就是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舞臺上的演員,這個主題可以有多角度的闡釋方式。文章選擇了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
10.[期刊]
摘要: 受西方馬克思主義影響,安德烈·布林克的長篇小說通常著墨于殖民主義、性別政治和種族隔離制度壓迫下的南非社會,小說中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建構是其寫作的鮮明特色之一。...
11.[期刊]
摘要: 《貝拉羅莎暗道》是美國猶太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晚期創作的中篇小說。作為大屠殺后敘事的經典文本,小說以美國猶太移民及其后裔有關大屠殺記憶的代際矛盾為...
12.[期刊]
摘要: 《羅斯莫莊》是易卜生在后期創作的一部象征劇,著重講述了圍繞著羅斯莫莊展開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等多條倫理線,通過人物的倫理選擇呈現了人格和倫理秩序的建構過程。在...
13.[期刊]
摘要: 美國小說家薇拉·凱瑟的代表作《我的安東妮亞》中的家庭空間象征著一種性別維度。在不平等的兩性空間分割下,家庭空間成為女性受制于男性規訓的表征空間,生活在其中的伯...
14.[期刊]
摘要: 對抗爭的歌頌和對理想的追求始終是中西文學共同的經典主題。而在表現形式上,西班牙經典小說《堂吉訶德》和中國當代科幻小說《三體》體現出了一致性:兩部作品都借助回歸...
15.[期刊]
摘要: 諾曼·梅勒的非虛構小說《劊子手之歌》以客觀超然的筆觸,真實記錄了美國猶他州死刑犯加里·吉爾摩的人生歷程和犯罪受審經過。本文通過分析作品中歷史的記憶化書寫,透過...
16.[期刊]
摘要: 《泥流地帶》是日本北海道女作家三浦綾子發表于1977年的一部長篇小說,于1987年由陳喜儒翻譯至國內。小說描寫了居住在十勝岳山腳下日進村的石村、曾山兩家,在城...
17.[期刊]
摘要: 日本新思潮派作家芥川龍之介擅長在短篇小說中重塑歷史事件、構建世俗人生,批判資本主義下人性的弊病。其作品構思巧妙、語言凝練典雅、意蘊深邃,雖以現實主義的鋒芒直指...
18.[期刊]
摘要: 伊什梅爾·里德(1938—)是美國最有才華的革新派作家之一,也是黑人后現代主義創作的主要倡導者。《逃往加拿大》作為里德最為睿智的一部小說,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9.[期刊]
摘要: 作為二戰之后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法國學者之一,米歇爾·福柯一直致力于研究“權力”與“知識”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一關系在社會控制中所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本文將借...
20.[期刊]
摘要: 《大海》是戴維·赫伯特·勞倫斯的自然詩歌,勞倫斯亦有“自然詩人”的美稱。他的自然詩歌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思想。本文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從及物性系統出發,對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