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的《音樂人類學》作者梅里亞姆在1964年提出的十個功能里說過,音樂除了可以促進情緒表達、溝通和身體反應(心跳速度)外,還可以強化社會行為。而被稱為“神奇圓圈”的團體輔導,既是一種心理輔導和治療的方法,也是一種促進人格發展和預防心理困擾的有效教育活動。因此,基于音樂本身的功能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研究探索把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與音樂的結合意義非凡。針對身心快速成長變化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情緒不穩定,常處于兩極狀態,在給他們做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選擇合適的音樂在其中,不僅對于他們的情緒狀態有良好的調適作用,還能促動他們心靈的弦,比如:在一期“感恩”主題的小學團體輔導活動中,我事先選擇好了兩首歌《天之大》《燭光里的媽媽》,活動中我和同學們圍坐一圈,我先發問:“誰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有人站起來回答“母親節”,我走到學生中間,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朵康乃馨,邊發邊播放歌曲《天之大》,邊輕輕說:“請同學們輕輕的閉上眼睛,想著媽媽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今天回去把鮮花獻給媽媽,真誠的向媽媽說一句話,可以是感激,也可以是對自己曾經做錯事的道歉。”當《燭光里的媽媽》的音樂輕輕想起,好多孩子都流下了淚水,讓他們分享的時候,他們都能說出媽媽的辛苦,這對重建親子間的情感通道,重拾親子間的情感流動起到非常好的效果。